秦基伟上将打仗有一套,但在战争年代总是带新部队。抗战时,其他人去八路军正规主力,他却被派去太谷拉游击队。等到他好不容易把部队打成正规主力,又被调走,加来一些地方部队。因此,秦基伟年轻,他的部队也总是年轻。
他担任九纵司令员时,用他自己的话说是:“九纵是支年轻的野战部队。红军底子少,战斗经历尤其是大部队作战经历不多。”偏偏这样的年轻部队,他带起来,却与老大哥能够并驾齐驱,甚至还能够超过老大哥。
在淮海战役时,秦基伟九纵和四纵归三纵陈锡联指挥。四纵政委是谢富治。
在浍河大出击时,几个纵队趁敌黄维主力过河之际,将其拦腰斩断,分割围歼。这个反击打得巧妙也打得壮观,敌我混战,从白天打到夜间,迫使黄维由进攻转入防御,成为淮海战役中一个重要转折。其中,九纵打得相当的漂亮。
展开剩余54%接着攻打双堆集。
秦基伟指挥九纵队首创近迫作业,并土法上马,用迫击炮发射炸药,炸得敌人心惊胆战。他们打小张庄时,又把敌人一个牛皮哄哄的“青年团”打得鸡飞狗跳,所剩无几。
秦基伟打得风生水起,可是谢富治的四纵几次进攻,都打得不太理想。
谢富治眼看自己连九纵小老弟都打不过,把旅长们叫来,一个个训得他们脸皮发黑。
最后,他一个飞身,站到桌子上号召干部们:“破釜沉舟,烧床铺草!”
烧床铺草就是准备死的意思。
也正是因为这几仗,谢富治对秦基伟刮目相看。后来,他成为秦基伟的上级后,在秦基伟要求率部抗美援朝时投了关键的一票。
秦基伟如此会打仗,到底有什么能耐?
其实,他自己有一个总结,那就是:
“正是由于部队新,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,说白了,就是胆子大,点子多,什么都敢试一试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